弄堂,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
这里烙印着千千万万上海人的生活,
记载着属于上海的故事。
童年时代的弄堂游戏,你还记得吗?
打弹子、挑绷绷、跳皮筋、打洋片等等。
童年的欢乐是否至今难忘?
??
01
跳皮筋
你是否常常能见到这样的景象:几个女孩围在一起,其中两个撑开跳皮筋,另外一个在橡皮筋中间跳跃着,有时嘴里还念念有词:“小皮球,小小来,落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一……”这就是当年女孩子们最爱的跳皮筋了。
那时候的上海小姑娘一般都是扎两条小辫,大家会把扎头发的橡皮筋攒下来,慢慢积少成多,串起来就是一条长长的皮筋了。要是谁的皮筋是彩色的,那可是十分令人羡慕的!
橡皮筋有许多跳法,常见的有:单根、双根,单人、双人等跳法。单根橡皮筋跳大家绕着橡皮筋跳出各种花样,被橡皮筋钩住腿脚者算输。双根橡皮筋跳由两人分别在两头,将橡皮筋套入身上,从脚跟、腰部、脖子等部位一轮一轮逐步上升,最后一轮将两手高高举起拉住橡皮筋,玩者在橡皮筋上跳出各种花样。
??
02
挑绷绷
挑绷绷,这是比较考验眼力的游戏,需要两个玩伴搭档进行。一个玩伴把线圈在左右手上各绕一圈,双手相对,绷紧线圈用左右手的中指挑起对手心的线,做成一个纱线造型,绷紧。另一玩伴则用双手手指,或挑或撑,从对方手中把纱线造型转移到自己手中,变换成另一个造型。
在当时,挑绷绷还流传有一个禁忌,即挑绷绷后,第二天天气会变坏。所以,所以如果第二天是星期日、节假日,或学校组织春游等露天活动,小朋友是不愿玩这个游戏的。
??
03
打水漂
这是一项属于男孩子之间考验手臂力量及技巧的游戏,“打水漂、削水片”有好几种叫法。小时候约上几个玩伴到河边捡几个小瓦片,小瓦片的外形要选形状扁平的石头,然后对着湖泊击打水面,互比激起水圈及弹跳的距离多少和长短。
厉害的男孩子可以让瓦片在水面上玩起水上漂,一路滑老远,男孩们在一起一玩就是一个下午非常的带劲。
??
04
滚铁圈
滚铁环又称滚铁圈。铁环,一般是家里坏的马桶箍或脚桶箍做成的。
孩子们个个是高手推着铁圈走好几条弄堂铁环也不会倒。有的厉害的还能走出波浪形的曲线和围着水井转圈。
有时还会自发的来一场比赛,听到出发信号后,参赛的孩子们用铁钩推着铁环向前滚动,不得用手接触铁环,如果铁环倒地,可在倒地处扶起重来。不参加比赛的孩子们则在一旁当起了啦啦队,现场欢快的不得了。
老上海的弄堂游戏相比现在孩子们的电子游戏或许少了些许的科技感,但当年游戏中的“道具”都是孩子们亲手自制的,虽然很简陋,但其中的乐趣却是现在孩子们体验不到的。
弄堂游戏是老上海人的童年记忆。每当回味起老上海的“弄堂游戏”,便能让人体验到一种温暖熟悉的情愫,会情不自禁的嘴角上扬喜笑颜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