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总则热

5.4热老化分周期

只要适合,把试品放在密封的烘箱里就可获得老化温度曝露,烘箱内应有充分的通风装置或强制对流以保持温度均匀,见5.3.3规定。

在每个周期,室温下的冷态试品应直接放入预热烘箱以受到同一热冲击。同样,烘箱中热试品也应直接搬到室温空气中,以便冷却时和受热时一样也受到同一热冲击。

众所周知,当分解产物积聚且与绝缘表面接触时,某些材料会更快损坏;而当分解产物连续被除去时,其他材料会更快损坏。对待评结构和基准结构来说,烘箱通风应保持相同条件。

如果在实际运行时,电机在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分解产物与绝缘保持接触,则设计试验时应使烘箱通风装置不会完全除去这些分解产物。理想的是,分解产物的浓度应该不会随老化温度改变,但在实际试验中不可能如此理想。报告上应写明热老化期间的空气置换率。

根据可利用的试验设备、采用的试品类型以及其他因素,也可用其他加热方法和分解产物处理方法。

除周期性中断热老化以进行诊断试验来监控热降解之外,图温度循环期间引起组件的膨胀和收缩也会产生绝缘结构的热一机械损坏。

5.5诊断分周期

在每个热老化分周期之后,每个试样都应经受一系列选定的诊断试验,包括按下列顺序进行的机械应力、潮湿曝露、电压试验和其他合适的诊断试验。

5.5.1机械试验

推荐施加与实际使用时所承受相同的一般性机械应力,并与正常使用所预期的最高应力或应变同样严酷。施加应力的规程可随试品类型和预期适用的类别变化。

常用施加机械应力的方法是把试品放在振动台上,以50Hz或60Hz的频率振动1h。也可用其他方法,如重复冲击和挠曲。

也可把启动一停止或反转循环作为实际电机绕组承受机械应力的一种方法。然而这能引起机械老化。由于机械老化作用随电机尺寸的增加会更严重,所以应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5.5.2潮湿试验

许多情况下,潮湿被认为是电气绝缘性能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电应力作用下潮湿能导致不同类型的绝缘失效。固体绝缘吸收潮气对增加介质损耗和降低绝缘电阻有一个渐进的作用,并能改变电气强度。对绝缘施加潮气提高了用电压试验检测绝缘裂缝和气孔的能力。

在诊断分周期中,通常应用潮湿试验。试验中每个试样的曝露湿度是在绕组上要有凝露。试验期间试样不施加电压。

绝缘表面施加可见潮气的为期两天试验比正常运行时更严酷,这种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经验证明,潮气渗透绕组至少要有48h的曝露时间,这样绝缘电阻可达到很好的稳定程度。

5.5.3电压试验

为了检查试样的状况以及测定何时达到试验寿命终点,施加电压作为选定诊断分周期的一部分。施加的电压值和波形在本标准后续部分中有说明。当规定用工频电压时,频率应该在49Hz-62Hz的范围内。

电压可施加在线圈与机座间、线圈间、匝间和导线之间。若有潮湿试验,电压试验在试验仍潮湿且接近室温时进行。

在某些情况下,表面有潮气会妨碍电压的正常施加,则此时在施加电压前应该立即擦掉试样表面的小水滴。

这些试验中施加电压应不致降低试样的绝缘试验寿命。应该注意未预计到的开关浪涌不会使绝缘结构承受瞬态冲击电压。

绝缘结构任一组件的任何失效即整个试样的失效,并确定了试验寿命终点。

注:试验寿命和电机有效寿命没有直接关系。

异常水平的电流表明任何电压检查试验的失效。局部发热或冒烟也表明失效。微小的火花和表面火星应记录下来,但不是失效。

试验设备应具备产生和显示失效的足够能力。

5.5.4其他诊断试验

有必要在试验期间对某些试验的绝缘状况进行周期性、相对非破坏性的检测。如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和局部放电等即为代表性实例。注意上述测试中的变化并使之与失效发生前的时间联系起来,就能了解更多关于绝缘的本质和损坏速率的信息,并能确定最终结果有更高可靠性。

其他一些诊断试验也可用来确定试验寿命终点,以补充或替代电压试验。每个诊断试验都可确定终点,报告上要写明适当的理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