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爆发难救市电感缺席涨价潮仍靠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

苹果iPhone8以及iPhoneX发布后,无线充电市场迎来了爆发性增长。有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国内无线充电发射端在三个月内出货量增长达5倍以上。无线充电的产业链主要涉及芯片、传输、电感、模组等部分,这四部分零件共同组成无线充电的整个系统。其中,电感线圈作为无线充电模组的核心元器件之一,市场需求也迎来了新机遇。

iPhoneX带火无线充电电感线圈热潮来袭

年下半年,随着iPhone8和iPhoneX的发布,一直处于“徘徊”状态的无线充电产业终于被点爆。年上半年,小米、华为、荣耀、vivo等主流的智能手机品牌开始全面普及无线充电,这对电容、电阻和电感等被动元器件厂商来说,红利已至。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的无线充电由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组成,随着技术的进步,接收端集成芯片已无需电压调整(即无需电感元件了),但复杂的发射端还是要用到功率电感进行电压调整。发射端由集成芯片、功率驱动芯片、开关MOSFET、电容、线圈模组及少量外围电路组成,电感主要用来作电压调整用途。

东莞市锲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义侠

东莞市锲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锲金电子”)总经理崔义侠表示,发射端所用电感线圈主要是用于发射规定范围频率的电磁波,接收端线圈主要用于接收电磁波并且产生电能。他表示,接收端一般仅需使用一个无线充电线圈,而发射端因设计方案的差异,在电感线圈的使用量上也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根据其规定范围频率的电磁波长及频率覆盖的不同,所使用的充电线圈数量也不同,如苹果无线充电器就有16个电感线圈。

目前,东莞锲金电子无线充电线圈产能可实现40KKPCS/年,当前已与顺络电子达成了长期战略性合作。在苹果新iPhone手机对电感线圈的采用上,崔义侠告诉记者,iPhone8和iPhoneX无线充电接收端各使用一个无线充电线圈,与普通充电线圈相比,iPhone所使用的无线充电线圈在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上有更精细更严格的要求,但均符合Qi标准。

针对不同的应用级别,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模块在设计方案上也会有所不同,“单就电感线圈而言,均要求符合WPC的Qi标准,中高端产品会对产品质量要求更严格,而少数低端产品可能出现了违背Qi标准的现象,比如减少线材股数及减小线圈内径等。”崔义侠坦言,当前在无线充电发射端,Qi标准中的A11线圈是无线充电市场需求的主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锲金电子无线线圈厚度已做到接近1.0mm。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感公司总经理周庆波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华高科”)电感公司总经理周庆波告诉记者,目前电感主要用在电源、无线产品、移动电源与新能源电池方面。这些应用对电感的要求是“大电流、小尺寸、复合化”。目前国际上的主要参与者是TDK、村田和太阳诱电,国内主要参与者有风华高科、顺络等。因无线充电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芯片的外围电路,相应的,风华高新科侧重的是无线充电磁片及线圈模组的开发。

周庆波告诉记者,无线充电电感技术最大的难点在于材料研制和产品工艺设计。在“小型化、薄型化”方面,和型号的产品已成手机无线充电市场的主流。在合作伙伴的开拓方面,周庆波表示,目前风华高科同华为已经达成合作,产品已完成批量交货。对客户而言,他们越来越倾向寻找国内一流的厂商来合作替换掉日韩等国的元器件,以降低自身的产品成本。

在技术规格上,小功率和中功率无线充电对电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小功率电感所用的材料主要以陶瓷为主,大功率主要以铜线为主,一个整机产品对大小功率的电感都会用到。威世、风华高科、顺络等国际巨头多专注小功率,我们的主要方向是大功率。”深圳市雄伟佳华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伟佳华”)谢小苗说,“针对小功率产品,我们选择了跟其他厂商合作,计划年8月开始投入做小功率电感。”

缺货季电感“缺席”增长仍依赖新兴领域

数据统计,预计到年,智能手机的年出货量将达到19.25亿部,且无线充电将全面取代有线充电。目前,无线充电线圈研发与生产营收排名靠前的公司均被日美企业包揽,形成了以日美为高端,台湾和大陆快速崛起的态势。

高端产品集中在美国现艺Coilcraft、威世Vishay、日本村田Murata、相模Sagami、胜美达Sumida、太阳诱电TaiyoYuden、TDK、日本东工Toko、顺络电子等一线大厂手中,但随着内地中小型无线充电线圈企业的崛起,充电线圈市场的竟争将越发激烈。

从市场供求端来看,年爆发了全面的元器件缺货潮,电容、电阻等被动元器件价格大涨,然而例外的是电感并没有涨价。作为感知市场供求最为敏锐的分销商,对电感市场供需的波动具有较高的话语权。

深圳市丹兴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颜东鑫

深圳市丹兴达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兴达”)总经理颜东鑫表示,从供应端来看,这些年因市场需求的饱和,电感一直都是供过于求;从需求端来看,并没有爆发性的应用拉动电感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尽管年无线充电和挖矿机很火爆,但仅对一两颗电感型号有少量的拉动,实际涨幅并不大。

市场份额渐趋饱和,行业竞争又如此激烈,企业如果轻易涨价,会直接将客户推向竞争对手。之前有媒体报道称,全球的电感需求大约在亿台币,还不到亿人民币,整体市场需求并不大,电感自然不会像电容和电阻那般大涨特涨。颜东鑫补充表示,电感产品在原材料、包装材料价格均涨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涨价,反向说明电感行业的利润空间还能消化掉材料的涨价。不过,利润空间持续压缩,最终将迫使电感企业思忖新出路。

尽管年电感产品并没有缺货和涨价,但是丹兴达的销售业绩依然增长了40%,这也得益于颜东鑫所说的公司将重心转向了新兴应用领域,加上其过去一年在公司战略以及核心业务上面策略的调整,使得积累了多年的市场终于有了回报。同时,因丹兴达一直仅专注电感产品的分销,在业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目前,全球电感的竞争格局趋向稳固,颜东鑫分析称,目前智能手机等消费类电子用的电感市场已经被日系和台系厂商占据,这些厂商的渠道多是选择授权分销商或者混合分销商,而以丹兴达为代表的华强北分销商,已经将业务重心由手机转向新能源、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和医疗设备等领域。“以前山寨机繁盛的时代,手机业务是我们很大的一块收入来源,自从-年山寨机走向没落,国产手机品牌集中化以后,我们也就失去了手机市场的优势。”他感慨地说。

“日系大厂的代理权不是谁都能拿到的,除了安富利、艾睿、Mouser等授权代理商,本土的代理商能拿到TDK、村田等代理权多因具备先发优势,比如商络和信和达,属于行业元老,接触原厂的时间较早。而现在拿到巨头的代理权就有些难了。”颜东鑫表示前几年还憾失了国内顺络电子的代理权,但目前跟台湾奇力新正在洽谈代理权。

目前丹兴达合作比较多的是德美系、台系以及陆系原厂和代理商,主要针对的是新能源、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和医疗设备等领域。“消费类的市场主要是TDK、村田、太诱、台湾奇力新以及大陆顺络为主导,而德国的伍尔特、美国的伯恩斯、台湾的千如以及大陆国企风华高科等,都是我们合作的主要对象。”颜东鑫表示。

颜东鑫还强调,小尺寸电感一直是日系的优势,台系居次,大陆再次之。“现在我们注重的一件事情是‘将品牌电感国产化’。这几年,华强北市场需求一直在国产化,国产电感的需求也越来越发达,因为交期更短,质量提升也很快。跟同行分销相比,我们的竞争优势在于仅专注电感产品,且品类非常全,几乎囊括所有的品类和型号。”

“从近几年电感的需求端来看,目前一些新兴的应用市场,比如手机无线充电、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手机无线麦等市场的需求量成长很快”,雄伟佳华谢小苗表示,因目前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市场较为火爆,所以雄伟佳华将在年专为无线充电开设一条新的产线,无线充电用的电感所需要的生产设备和材料不一样,要求更高,比如铜线加多一个套管,铜线也不是裸铜,而是包锡铜等。雄伟佳华之所以选择进入无线充电市场也是看到了这一市场爆发的红利。

据了解,雄伟佳华每年销售业绩均有5-10%的增长,目前主要业务范围在移动电源、开关电源以及车载DVD、音响等领域。谢小苗告诉记者,随着原材料、铜线和人工成本的抬升,电感厂商的利润一直在压缩。年各类元器件都在涨价,而电感除了成本增长,价格并没有增长,这是对电感厂商很大的挑战。谢小苗告诉记者,雄伟佳华要做的是继续扩大市场规模,先把量跑起来,以量获取更多利润空间。

颜东鑫也表示,走量是国内中小型原厂和分销商获取利润空间的不变策略,而且采购量大也有益于跟原厂拿到更优惠的价格。中小型厂商的机会在于,交货快、价格好且就近提供技术方案服务。此外,巨头公司多是走批量和规范化的市场,一些需要定制化的中小市场就成为本土厂商的机遇,就拿充电桩市场来说,这块市场不是很大,且需要定制化,有一定利润空间,但对巨头公司来说,投入产出比的吸引力难达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本土厂商切入的机会就比较大。

那么,年电感市场需求是否会有大幅增长呢?“今年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市场依然会火爆,预计无线充电线圈市场的需求量会在年基础上翻3翻,但价格不会出现较大涨幅,基本会稳定在现有价格上。就锲金电子而言,年产量可达4KK,常规类型产品大约一周内即可开始交货,定制型产品交货周期也不会超过半个月。”锲金电子崔义侠最后表示。

总的来看,被动元器件作为常用的基础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个电子领域,在电容、电阻厂商享受“供需失衡、新兴应用强力拉动”带来的红利时,电感产品却意外遇冷,正如受访所分析,电感市场蛋糕本身不大,需求早已饱和,加上没有爆发性的应用拉动,以及行业竞争激烈,所以出现了即便原材料涨价也未能收获涨价喜悦的境况。年下半年,无线充电市场的爆发虽然带来了些许惊喜,但被日系巨头占据了消费电子的主要市场份额,所以综合来看,国内中小原厂及分销商的利益点还得向新兴应用领域的定制化方向拓展,同时针对国内中低端市场以“量”取胜方为正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1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