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四川仪陇大山里建起现代化车间蹲点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nb.ifeng.com/a/20180619/6664841_0.shtml
01:09

封面新闻记者苏定伟

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的白塔山苍翠欲滴,借助东西协作的东风,四川仪陇的大山里建起60多个现代化的车间,这些扶贫车间、帮扶车间巩固了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乡友回乡创业

大山里建起现代化车间

大山里的车间运转情况怎么样呢?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仪陇县日兴镇白塔九湾村,这里交通便利,距离成巴高速日兴出口只有两公里车程。

四川逸渝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建起了现代化生产车间,一群女工正在二楼忙碌着,她们正在加工“滑雪衣”,冬奥会后,滑雪服装突然火爆起来,她们在这里进行初加工,然后再拉往沿海进行最后的制作。

大山车间里的女工

逸渝科技公司能将车间设在白塔九湾村,牵线人原九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成云与逸渝科技公司董事长谢延令是同村人,多年挚友。“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有很多政策扶持,回家乡投资办厂,还能为家乡人民谋福利,一举双得。”王成云曾这样劝说谢延令。年2月,谢延令投资余万元修建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主要从事绣花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家门口再就业

村民大山里建起小洋楼

63岁的白塔九湾村村民李成容,今年在公司做零工已有两个年头,日常工作就是剪线头、穿线。丈夫过世多年,她一手拉扯大两个儿子。既要务农,还要照料大儿子的饮食起居,压力陡增。乡村车间投产,李成容成为车间的一名刻边工,生活慢慢有了起色,“还顺带把地里的活也干起来,种了瓜果蔬菜、玉米、稻谷等。”

村道边有两栋小洋楼引起记者的注意,村医黄成先把卫生室设在自己小洋楼的底楼,妻子王利华就在车间里做品检,所有产品出厂前必须先经过她的检验。,王利华从重庆打工回来,成了一家庭主妇,村里车间建起后,她在村里的厂里再就业,两口子一起将三个娃娃慢慢养大。日子过好了,修起三层小洋楼。

村民在家门口编织

36岁的饶静站在自己小洋楼前接受采访,她现在是厂里的后厨,为厂里几十号员工做好一日三餐。以前,饶静在北京餐厅里打工,可家里母亲年龄大了,两个孩子也需要照顾。饶静不再“北漂”,回到村里再就业,工资多元,钱挣到了,家里老人小孩也照顾了。

受惠东西协作

村民家门口“再就业”

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进厂务工。自从家门口建起乡村车间,外出务工的村民便收起行囊,停下脚步,迎来家门口务工的新生活。

马鞍镇优秀农民工张洪投资万元,在险岩村创办仪陇县勤创电子厂。主要从事手机、移动电源、掌上电脑的充电转接头、USB数据线等数码产品配件的生产销售,年产数据线万条,年产值达万元以上,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吸纳80余人在厂里常年务工。

新政镇银山农村社区在国会肉牛养殖场创建就业帮扶车间,该养殖场投资余万元,年出栏余头肉牛,吸纳了本村10余名村民长期务工。在永乐镇陈家沟村,这里的就业帮扶车间建在了每一位村民家中,在当地返乡创业者王大春的帮扶下,村民采用“托养”的模式养鸡,这给该村年龄较大、行动不便村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大山里的车间

在新县城嘉陵安置区的四川渝源电器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内,20余名居民坐在操作机前认真地加工电感线圈,现场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渝源电器”在新政镇、度门街道建立起四个就业帮扶车间,解决了60多名困难群众“家门口”就业。

除了创建“厂房式”扶贫车间外,仪陇县还积极探索建设“居家式”“合作社式”“产业基地式”等多种模式的就业帮扶车间。

在村民家门口建厂,为仪陇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成功案例。利用东西协用的政策和资金优势,仪陇县乡村工厂已达9家,覆盖15个乡镇,共建有60个乡村车间,辐射带动就业余人。

为服务好乡村企业,仪陇县成立工作专班,派驻专人服务,为企业当好服务员、协调员、代办员,提供了最务实、最舒心的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3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