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HiFi发展到今天,耳塞内部配置已经呈现出一种非常多元化的走向,各种复杂的单元搭配层出不穷,例如近两年被应用非常广泛的圈铁静电混合式配置,再有以UM为主融合了骨传导单元的耳塞配置在圈内也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
身处HiFi领域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耳塞领域由传统动圈、动铁单元独霸天下的时代已经渐渐落幕,越来越多新鲜的单元和声学技术都开始涌现出来,如今一款耳塞中能够包含的单元种类和数量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平板振膜就是这样一种较为小众的声学配置,过往大多数情况下它都被应用在大耳机当中,但是平面线圈驱动的结构,驱动线性实在太差,小振幅和高音勉强可以接受,全频就很坑爹。了解平板振膜的烧友都知道,它在大耳机当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像HIFIMAN的HE系列、奥蒂兹的LCD系列都有着众多忠实的用户。
平板振膜有着许多优异的声学特性表现:比如宽松的声场,再比如低频的质感和声音的包容度等等。所以只能在高音单元和耳机上见到,但是耳机上用平面线圈有个更坑爹的问题,放不下强力的永磁体。怎么办?薄振膜+低灵敏度呗。
平板耳机相对于动圈耳机所谓听感的提升,主要是来自于更大的振膜面积,优化了耳机的声波辐射包络,更贴近远距离聆听的效果,就振膜振动本身而言,非常坑爹,尤其是单边磁路系统。
传统的动圈,从音圈运动的线性度和控制力上,是平面线圈完全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也是顶级中低音单元无一例外全是短音圈长冲程的原因,顺便超顶级高音单元也无一例外是动圈。
但是到了耳机上,又遇到个很坑爹的事情,这次是耳机的驱动功率限制,虽然顶级货纷纷用上超高磁通密度的永磁体,磁路优化也非常到位,线圈冲程全程都是均匀线性的磁场,但是线圈功率卡死了,球顶质量被限制,更不可能上锥形盆这种音箱单元的万金油,耳机动圈单元面临最严峻的tradeoff就是,球顶刚性和直径难以兼顾。
随着越来越多新鲜的技术、材料被应用到中低端产品当中,总会有一些优秀的产品出现,期待一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