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间分辨率、低成本的CT常作为肾上腺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但MRI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方式能为肾上腺疾病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及生物学特征。随着对肾上腺疾病的认识及MRI的发展,MRI技术在肾上腺的扫描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肾上腺MRI的常规扫描及成像要点。
本节内容
相关知识--检查前准备--扫描定位--序列说明--注意事项
适应症:
1.临床怀疑肾上腺疾病或累及肾上腺的病变,对疾病的进一步诊断和鉴别。
2.临床确诊的肾上腺病变,明确病变范围,对其分类,确定诊疗方案。
3.术前、术后的随访复查、疗效的评估及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1.肾上腺是人体血供较丰富的器官之一,其位于腹膜后隙,脊柱的两侧,两肾的上端,包于肾筋膜及脂肪囊内,属于腹膜外器官,由外周的皮质和中间的髓质构成;
2.右肾上腺大体呈锥体形,左肾上腺略大于右侧,近似半月形。成人肾上腺约重4克,2厘米宽,5厘米长,1厘米厚。
3.每个肾上腺都有两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功能,肾上腺外的皮质和内的髓质均可产生相应的激素。皮质占总质量的90%,由外向内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分别约占皮质的15%、75%、10%,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
检查前准备:
1.无MRI禁忌症,检查前应去除受检者身上的金属异物及敷贴类药物。
2.扫描肾上腺需禁食禁水4小时以上,以减轻胃肠道液性信号的干扰。
3.对于胃肠蠕动伪影较严重者,酌情考虑抗蠕动的药物。
线圈:腹部相控阵线圈。
体位:
1.仰卧位,足先进,身体与床体保持一致,使扫描部位尽量靠近主磁场及线圈的中心,线圈中心置于剑突,下腹部用海绵垫压迫可有效减轻呼吸运动伪影,应注意不要压迫呼吸门控装置。双手上举,两手臂交叉抱头(注:双手不要交叉为环路)。
2.正确放置呼吸门控,做好被检者呼吸训练。
门控安置方法:观察患者胸前肋下区域呼吸幅度最明显的位置,安置呼吸门控,使其显示的呼吸幅度波形超过上下位置的30%。
定位位置:胸骨剑突位置
常规扫描方位:横轴位,冠状位,必要时加矢状位。
冠状位:BHCOR3DDIXON,屏气冠状面3DDIXON序列
(DIXON-VIBE/mDIXONFFE/LAVA-flex/WFI-quick)
在横轴位和矢状位定位,FOV中心置于肾上腺位置,扫描范围前包胰头,后包肾脏,调整定位线角度使得双侧对称扫描。根据病变大小调整扫描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相位编码为左右方向。
FOV:36-40cm,层厚3.0-4.0mm,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
主要通过该序列获得得到T1WI的压脂相。该序列也可一次屏气扫描得到水相、脂相、水脂同相位、水脂反相位四种对比的图像,根据需求选择生成的图像。
采用压脂的T1WI序列,其水和脂肪均为低信号,更有利于肾上腺腺体组织的显示。
根据诊断需求也可扫描冠状位的T2WI序列。如采用屏气的自由稳态进动、单次激发;呼吸触发的T2WI等均可,推荐使用不压脂的2D单次激发序列扫描。
首先进行大范围的冠状面扫描可更好的观察肾上腺及周围其他脏器的情况。
也可通过扫描屏气的2D的扰相梯度回波(FLASH、SPGR、T1-FFE、GRE_sp)得到T1WI的压脂相。当然更推荐使用3D序列扫描:
1.3D序列较2D序列可更好的观察细微结构,更有利于微小病变的检出。
2.3D序列扫描时间更短,且可避免错层的情况发生。
横轴位:AXT2FSE,横轴位T2WI序列
该序列常采用呼吸触发的方式扫描,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FOV中心置于肾上腺位置。扫描范围上至胃底部的位置,下至肾门水平,应注意左右肾上腺高低位置不对称。根据病变大小调整扫描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添加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及呼吸运动伪影。
相位编码方向为前后方向。
FOV:36-40cm,层厚3.0-4.0mm,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
不压脂的T2WI序列作为肾上腺扫描的重要序列。肾上腺周围高信号的脂肪组织可与肾上腺形成很好的对比度,能更好的显示肾上腺结构及病变。
横轴位:AXT2FSEFS,横轴位T2WI压脂序列
该序列常采用呼吸触发的方式扫描,复制AXT2FSE的定位线。
添加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及呼吸运动伪影。
相位编码方向为前后方向。
添加局部匀场可取得更好的压脂效果。
FOV:36-40cm,层厚3.0-4.0mm,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
发现肾上腺占位时,压脂的T2WI可进一步的评估其含脂和含水情况。
采用压脂可有效的减轻化学位移和呼吸运动伪影。
横轴位:AXDWI,横轴位DWI序列
该序列常采用呼吸触发的方式扫描,复制AXT2FSE的定位线。
添加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及呼吸运动伪影。
相位编码方向为前后方向。
肾上腺由于其扫描层厚较薄,为了保证信噪比B值不宜过大,通常设置为,3.0T可适当增加B值。
信噪比较差时,可适当增加重复次数来增加信噪比。
腹部解剖结构复杂,需添加局部匀场改善磁场的均匀性。
为了保证信噪比,B值不宜过大。
有条件的可进行横轴位或冠状位的高清扩散加权成像
(RESOVLE、MUSE、DWIwithsegmentedEPI、uCS_DWI)。
横轴位:BHAX3DDIXON,屏气横轴位3D水脂分离序列
(DIXON-VIBE/mDIXONFFE/LAVA-flex/WFI-quick)
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定位,FOV中心置于肾上腺位置。扫描范围上至胃底部的位置,下至肾门水平,应注意左右肾上腺高低位置不对称。根据病变大小调整扫描范围,需包括整个病变范围。
相位编码为前后方向。
FOV:36-40cm,层厚3.0-4.0mm,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
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扫描时间的长短。可适当增加带宽;减少扫描模块范围;减小相位编码数等措施来缩短扫描时间。
该序列也一次屏气扫描得到水相、脂相、水脂同相位、水脂反相位四种对比的图像;可以作为增强扫描前的蒙片。
如机型不具备DIXON,需分别单独进行同反相位和增强前的蒙片扫描。
同反相位主要用于评估病变含脂质或脂肪的情况。
更精准的评估脂肪含量还需进行脂肪含量分析序列(LiverLab、IDEAL-IQ、mDixonQuant、FACT)的扫描。
增强扫描
动脉(双期)+实质+延迟期
横轴位:BHAX(LAVA、VIBE、THRIVE、Quick3D)C++,屏气横轴位T1加权3D容积动态增强扫描序列
复制平扫BHAX3DDIXON定位线。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相位编码方向为前后方向。
为了保证动脉期的时间分辨率,可适当增加带宽,减少扫描层数,减小相位编码数来缩短扫描时间。
注射对比剂后在15-20S(此时间为K空间顺序填充方式的开始扫描时间)开始扫描动脉双期,在50-60S左右扫描实质期(此时间为K空间顺序填充方式的开始扫描时间)。
在动脉期和实质期扫描完成后,中间等待时间可扫描BHCORC++序列,而后再扫描延迟期,延迟期在3min左右扫描。
冠状位:BHCOR(LAVA、VIBE、THRIVE、Quick3D)C++,冠状位T1加权3D容积增强扫描序列
在横轴位及矢状位上定位,范围包括整个肾脏及病变范围。
此序列可在动脉期和实质期扫描完成后扫描,该序列扫描完成后再行延迟期扫描。
添加上下饱和带,可减轻血管搏动伪影。
相位编码方向为左右方向。
肾上腺MRI常规序列推荐:
平扫(红色部分为推荐扫描的序列)
CORDIXON-VIBE/mDIXONFFE/
LAVA-flex/WFI-quick
冠状面T1WI压脂序列(大范围)
AXFSET2WI
横轴面T2WI序列
AXFSET2WIFS
横轴面T2WI压脂序列
AXDWI(≥)
横轴面DWI序列
AXDIXON-VIBE/mDIXONFFE/
LAVA-flex/WFI-quick
横轴面水脂分离序列
增强对比剂常规剂量0.1mmol/kg,速率:2-3ml/s,4期
AX3D(LAVA、VIBE、THRIVE、Quick3D动态)
横轴面3D容积梯度回波T1WI压脂序列
COR3D(LAVA、VIBE、THRIVE、Quick3D)
冠状面3D容积梯度回波T1WI压脂序列
SAG3D(LAVA、VIBE、THRIVE、Quick3D)(选)
矢状面3D容积梯度回波T1WI压脂序列
注意事项:
1.摆位时应确保肾上腺置于线圈和主磁场的中心位置,并做好呼吸训练。
2.扫描FOV中心应置于肾上腺的位置,而非腹部的中心位置。
3.应注意左右肾上腺高低位置不对称,定位时应包全扫描范围。
肾上腺的位置个体差异较大,应注意左右肾上腺高低位置,定位时应包全扫描范围。
4.观察肾上腺最佳的序列为不压脂的T2WI序列和DWI序列,扫描序列中至少一个方位有T2WI的不压脂序列。在发现肾上腺占位时应加扫压脂的T2WI序列。
5.为了保证其信噪比,肾上腺的扫描层厚不宜过薄,应根据机型及配置的线圈合理的调整。
6.增强扫描建议采用双动脉期扫描,其能够更好的抓取动脉期图像。
对于各个部位的扫描会不定期的更新,加入一些新的东西进去,所以关于相关部位的扫描请参考最新推送的文章!
参考文献:
李传福,李毅,陶慕圣,马祥兴.MR化学位移成像诊断肾上腺腺瘤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35(7):-.DOI:10./j.issn:-..07..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50(10):-.
秦海燕,白人驹,孙浩然,赵新,赵金坤.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表现与细胞密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6(6):-.DOI:10./j.issn.-..06..
B.Kastler.深入了解MRI基础[M].人民军医出版社,2.
宋华英.3.0TMRI平扫对肾上腺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8(3):-.
张英魁,黎丽,李金锋.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王东,张挽时,熊明辉,陈军,喻敏,徐家兴.肾上腺肿瘤的CT、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1(7):-.DOI:10./j.issn:-..07..
END
来源:磁共振之家
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