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内获悉,在5G、物联网、消费电子等需求的带动下,全球高频电感产能缺口较大,供货紧张。日系村田电感的交期已经拉长到2-3个月,国内电感龙头顺络电子的交期也已经拉长到3个月,11月份下单要到明年2月份才能拿货。
今年来,5G、物联网、消费电子-TWS耳机、GPS+北斗等应用爆发,高频电感需求激增。而电感厂商并未计划规模扩产。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需求大增,而产能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高频电感缺货行情至少将持续到明年年底,价格调涨不可避免。
供货紧张的行情,主要是源于五大终端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的需求带动。今年下半年5G基站部署快速发力,在CPE、宏基站、微基站、飞基站、皮基站等应用带动下,对电感应用需求激增;另外,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出货乏力,下半年终端却在疯狂备货,加速带动了对电感的市场需求。
电感是三大被动元件之一。被动元件是指不影响信号基本特征,仅令信号通过而不加以更改的电路元件,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元件。被动元件主要包括电容、电阻、电感、滤波器、天线、谐振器等,其中电容、电阻、电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三大被动元件。
电感的主要功能是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产品类型分为插装电感及片式电感,其中片式电感又分为叠层片式电感及绕线片式电感。
高频电感(Highfrequencyinductors),是一种具有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且低耗环保特点的地磁感应元件。主要应用于手机、无线路由器等产品的射频电路中,从MHz到6GHz都有应用。
由于电感的原理十分基础,所以电感在电子产品中的使用十分广泛,几乎所有拥有电路的产品中均使用了电感。以智能手机为例,通常使用了包括磁珠、晶片电感、功率电感等在内的电感约80-颗,而iPhone使用的电感更可以达到颗,使用的部位包括电源电路、高频电路、摄像头、柔性电路板、串行电缆、逻辑电路等。
电感下游应用广泛,移动通信是电感应用最大的领域,核心需求来自于消费电子尤其是手机。根据Paumanok数据,移动通信电感使用量占行业总需求的55%,而移动通信中手机电感用量是基站的5倍左右。且相较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PC和平板电脑),手机电感使用量都在数十倍以上级别。
手机行业格局相对集中,作为上游元器件的电感行业大客户效应显著,因此进入大客户供应链且持续获得较高份额是电感厂商的基础竞争优势。
电流大小、电感量大小和工作频率这三大指标均会影响所需电感产品的规格,且用在特定电路中,无法进行标准化生产。
电感的非标准化使得电感行业具有两大特性:
1)需要精密制造及定制化设计能力。电感对线圈的制造能力要求高,线圈是电感的核心,需要厂商掌握制造精细线圈的能力,同时需要厂商具有较强的定制化设计能力,才能获得足够的客户。
2)电感价格相对稳定。定制化特点导致产能转换较为困难,因而价格较为稳定。年仅有奇力新对部分产品调涨售价,涨价产品为旗下CLHT系列电感,调涨幅度45%~68%。型高频电感市场需求较小,奇力新涨价对整体市场影响不大。
根据IDC数据,年Q2前五大手机品牌商市占率合计69%,三星、华为、苹果、小米和OPPO为前五大品牌,市占率依次为22.7%、17.6%、10.1%、9.7%和8.9%。
从电感使用情况看,高端品牌的高端机型基本采用行业最先进的叠层式和一体化成型电感,以及和05等产品型号。
高端电感定制化程度高,电感厂商需要参与客户的产品研发设计,同时其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等都对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有重要影响,因而下游客户均设置较高的认证壁垒,认证周期通常在3年左右。(由于手机中电感产品类型众多,因而除手机品牌商外,射频器件商和代工商也是电感厂商的下游直接客户)。
4G常规手机射频前端05电感用量45颗,单价0.美元;主板其他电感用量50颗,单价0.美元;两项合计1.美元,约合10元人民币。
5G全网通SA2T4R手机,新增射频前端05电感60颗,同时主板电感升级为05电感,价值量合计3.美元。目前5G射频前端耗电量比4G高50%以上,未来考虑到SA2T4R,双发射,功耗将翻倍。有可能采用高Q值电感降低损耗,若5G新频段均采用高Q05电感,则总价值量达到5.美元。
电感行业集中度较高,前五大主流供应商市场份额合计高达60%。根据国际电子商情数据,年全球电感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为:村田、TDK、太阳诱电、奇力新(中国台湾,年1月并购行业第六的台湾美磊)和顺络电子,合计占比60%,其中,仅前三大日系厂商合计占比高达40%。除了高市场份额,村田也领先推出了最先进的05电感,日本厂商在技术实力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是全球电感主要市场,在日本电感厂商纷纷开始产品和战略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本土电感厂商有利于充分发挥产业链配套优势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根据村田年年度报告,大中华区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56%,中国是全球电子元器件主要市场。从盈利能力看,村田和顺络电子长期维持高毛利率(30%以上)和高净利率(10%以上),而TDK和太阳诱电则相对较低。受此影响,在IoT和汽车电子加速发展的背景下,TDK和太阳诱电均开始业务转型升级,例如停止高端电感扩产计划,转而重心放在其他电子产品上。以TDK为例,自年以来持续外延并购布局sensor传感器。
当前电感产品日益呈现小型化、高频化、耐大电流、模块化及自动化发展趋势。通讯产品应用已朝高频化、宽频化及高传输量趋势发展,以WLAN的应用为例频率已从2.4-2.5GHz往5-6GHz以上移动,传输速度从Mbit/s逐步往2Gbit/s移动,随着5G商用日益临近高频化将成确定性趋势。而为了提高通讯品质,EMI抑制频段提升至MHz-6GHz,因此电感元件本身可应用频率同样增加,其中叠层高Q高频电感及高精度电感将为手机主要应用产品。
5G手机普及将拉动电感市场增长,假设年5G智能手机出货量3亿部(苹果1亿,其他2亿),则电感市场增量48亿元(乐观情况增量84亿元)。此外,自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自主可控呼声渐起,到年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列入限制名单,国产替代成为下游终端厂商的第一要务,利好上游国内产业链。如前所述,全球电感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高端电感产能仍集中在日本龙头厂商手中,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