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见到你,心跳漏了一拍
电感,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掐指一算,自己跳进电子坑已经十年了,作为十多年资深研发大神的我(他们都这么叫我),其实内心是忐忑的。不知道其他电子攻城狮是否有同感。总结一下我一共经历过四种阶段:第一阶,什么都不懂;第二阶,似懂非懂;第三阶,貌似都懂了;第四阶,回到什么都不懂。到最后又会发现自己不懂的越来越多,哪怕是最简单的东西。就像数字电路0与1,集成电路就是与非门,往往最简单的东西才是最深奥的。所以时刻要保持一颗学习谦卑的心态......
的确做为一个工程师,如果连晶振、电容、电感这些基本电路元素都没整明白,你怎么能相信自己能设计出可靠而伟大的产品。晶振、电容前面大家都写过了,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电感的理解。
我真正去深入了解电感也是在近几年,而且还有很多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给出答案的:比如后面谈到的这个BUCK电路,转换效率能有多少?没有找到资料和数据可供参考,只能自己去试。
有趣的电感应用案例
开篇跟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电感应用案例,看完这个,再做PCBLayout时,电感下方对应的铜皮是否挖空处理就心里有数了。
简单介绍:图中sensor1位于金属(铜皮、不锈钢)上方,电感的振荡信号快速衰减,是阻尼振荡。与此同时,sensor2下方无金属,处于无阻尼振荡,信号衰减慢。
归根到底就是经典的LC振荡电路,大声的告诉我有没有意思?
就这么简单吗?NO,实际产品中没这么简单,也就是说模拟信号设计,或者说小信号设计还是需要有些经验的。当年我就被图中电感连接线较长(易受干扰等)、电感焊接(PCB铜皮、焊盘)上坑过。
我们常见对旋转物体(比如电机)计数,采用光电、霍尔、磁铁干簧管这几种方式。此处你可能会问,电感用于旋转计数看起来理论可行呀,实际有人在用吗?是的,有人在用,十几年前我知道德国人已经用这个方法来做水表、热表(热能计量),应用已经非常成熟。
更有意思的一个应用
一个线圈、一节电池、一块磁铁,三种材料如图连通后,线圈就可以高速的旋转不停,作为一个技术男,这算是我见过的最炫酷的电感应用,如果你见过更炫的可以告诉我。
秘诀或者窍门:线圈伸出来的2个轴,各需要刮掉半边绝缘漆,巧妙地实现了类似直流有刷电机的换相。不多说,有兴趣自己想一下或者搭一下。我曾经搭了2个,后来都被同事拿去玩找不见了,看到这篇文章的同事麻烦你记得就还我。
做10uH和10uH电感,可以直接替换吗?
当然,在低速模拟信号、小于10mA的小功率电源等应用,等值的电感基本可以互换。什么,有人会用10mA电源?
是的,比如我做一个电视用的空鼠遥控器,用BOSCH的六轴sensorBMI。两节干电池供电,在电池已欠压且红外发射时,电池电压会被拉的很低,而BMI需要高于2.4V的稳定电压,这时就需要Boost升压电路。
前期赶样机,实际使用了一颗2.5*2.0*1.8mm尺寸的非常小(受限PCB空间)的绕线电感,电感直流电阻测得1.7欧姆。实测效率还不错(输入3.0V*4.4mA,输出3.3V*3.3mA,效率82.5%)。
当然,有条件还是用更合理的电感。量产阶段选用TOKO的AS-H-4R7M,2.5*2.0*1.0mm的磁性材料电感:
这个电感直流电阻,典型值毫欧,最大毫欧。
最大允许的电流(RatedDCCurrent)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参数。功率型的电感,都会根据2种测试条件给出各自的电流值。
其一,电感量衰减30%时的电流值;其二,是温度升高40度时的电流值。电流增大引起温升,这个不难理解。电感量衰减,其实就是指电感趋向饱和的意思。后面会单独讲解。
然而,在大多数应用,还要看其他参数。比如功率较大的开关电源、射频领域的应用,不可以随意替换。
除了上述最大允许电流,还要看工作频率,比如1MHz,KHz等测试条件。一体成型的电感比起工字型电感优势多多(具体优势网上很多),这方面也需考虑。举例,工字型电感位置尽量镂空铜皮,而一体成型电感PCB上可以不用特别处理。
射频领域的电感
在射频领域,难道电感就不是电感了?
是的,如果选型不当,你手上的电感真就不是电感了
上面2个图,分别是电感的等效模型,以及电感在频域表现出来的特性。电感的品质因数Q,可以理解为电感量(或感抗)与其等效电阻的比值。Q值越高,越接近于理想的电感;但是对工艺、材料等方面要求越高。所以做产品设计时需要综合考量。
电感饱和电流的测试方法
电感饱和电流自己能测吗?特别是自己手工绕的电感。
1.LCR电桥,或者电感测试仪。
2.示波器测功率电感
示波器是个好东西,用示波器来测功率电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这颗电感的特性。
原理如图,说白了就是给电感加电压Vs,然后看电流曲线的斜率。
具体过程,给大功率NMOS一个脉冲,打开MOS持续一小段时间,由示波器从电流采样电阻Rs取得对应的电流信号。通过示波器捕获的信号,计算各个阶段的电感值。
为什么说各个阶段?是因为电感饱和呀。欣赏几个电感的测试结果。
是不是很直观?看起来比电桥测量都爽吧?
意犹未尽?看一下测得上边信号的这个板子。
3.万用表测电感
我读书少,别骗我,这么多年了没有见到万用表能测电感呢?
手持仪表中,确实有测LCR的,我手上有一只VICTOR+,精度能凑合用。如果测射频用的感值、电容值很小的器件,那是不合适的。
还有下图用这种野路子测电感的,普通数字万用表,指针表都能用呢。推导一下发现还真行,只有佩服+点赞了。
步骤如下:调Rp为阻值欧姆;闭合开关S;调节调压器TA使得UR=10V;测量图中的电压UL;
XL=UL*Rp/UR
同时,感抗XL=2π*F*Lx;
电感值Lx=RP/π×(UL/UR)=/(×3.14)×UL/10
待解决的电感问题
当电感用到极致,选型难
在手机快充应用中,对电感真是要求到了极致:
最小的体积。放在超薄的手机中,可想而知对体积要求多高;
最高的效率。90%和95%差不多吧?在手机中,快充应用下,这个发热量是差很多的。
那怎么办呢?
降低电感量,提高工作频率。提高频率后,又对MOS和电感材质有进一步要求。
一个Buck电路
这其实也是一个要求极致的应用(关灯状态耗电,要求小于20uA吧)。最近重新梳理以前做过的一个产品(单火线取电开关),突发奇想,想用高压Buck的方法以减小关灯状态下的电流,即进一步解决“鬼火”(闪烁)问题。
为什么电流要求到这么极限呢?因为灯具和取电电路串接,取电量如果多一点就容易引起轻微闪烁。当然,这个问题说的是现在常用的电子节能灯。早期的白炽灯不会有问题。
常规的做法,是采用限流的LDO原理,如下图:
高压输入的LDO的做法挺好,问题是会浪费绝大部分电压在串接的PMOS或者PNP管子。设计高压BUCK这个电路的目的,是解决这部分浪费,打开脉冲取一次电流就用到极致。等调完,自己电路的参数和效率一起公布。
电子节能灯能呢?也真不是省油的灯,很有自己的一套,欣赏一下吧
电感,电感,想说爱你并不容易啊!
本文由创易栈编写,转载请联系创易栈
创易栈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