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3日,一名男婴出生在北欧一个铁匠世家。很幸运,长大后他将爱好变为职业,成为一名德国汽车工程师。
(FerdinandPorsche)
世人同样幸运,这名工程师在汽车设计方案与工程技术领域的成就,至今仍为后人所仿效,让寻常百姓体验到便利出行的乐呵生活。他,就是甲壳虫汽车设计者、保时捷品牌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
(第一部以保时捷为名的汽车——LohnerPorsche)
鲜为人知的是,保时捷原来靠电动车发家。年,燃油汽车行业暴露出发动机产量跟不上车身产量、主机厂产品供不应求等问题,手持轮毂电机专利的费迪南德·保时捷顺势推出全球首辆四驱电动车——LohnerPorsche,保时捷初次触“电”。
流光若梦,几经浮沉,当初发现电动车新大陆的保时捷没选择一路走到黑,如今回首却发现被特斯拉鸠占鹊巢、乘风而起。保时捷决定重振旗鼓,盼将失去的份额夺回来。于是乎,品牌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纯电动车——Taycan,在福州迎来全球首秀。
每辆保时捷都有甲壳虫身影,反之亦然
上世纪三十年代,为打破纵横捭阖的福特T型车垄断,德国元首向本土车企提出国民用车计划。不久后,大众首席设计师费迪南德·保时捷给出满意答复——VW-1型轿车,即甲壳虫的原型车。
(甲壳虫今年停产,打败了所有敌人,却输给了时代)
VW-1型轿车凭借圆润、实用、可靠等特点备受垂青,订单雪片式飞来,后来更砍获全球产销量冠军。获本国元首的高度认可,这对于每一个“汽车人”而言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正是这份鼓舞,才让VW-1演变至如今的甲壳虫,不经意间走过八十多个年头。
(二者的制造平台与机械素质不在同一维度,止增笑耳)
甲壳虫的成功,为费迪南德·保时捷在年创立保时捷打下坚实基础,VW-1型轿车出彩的设计元素也得以沿袭至保时捷产品当中,调侃由此而来:Macan≈越野版甲壳虫,Panamera≈行政版甲壳虫,Cayman≈运动版敞篷甲壳虫,≈高性能版甲壳虫,Spyder≈赛道版甲壳虫。
以可持续的创新设计,开启跑车的纯电未来
书归正传,Taycan的外观设计与保时捷在年推出的MissionE概念车尤为相似,MissionE曼妙的溜背设计与内凹式贯穿尾灯得以保留,而张扬跋扈的大尺寸外凸式扩散器警醒着旁车:别向我叫嚣,除非你想自取其辱。
保时捷盾徽举世熟知,但你可曾了解过其中寓意?“STUTTGART”表示公司的发源地德国斯图加特,盾徽灵感源自巴登佛登堡州州徽,并镶以黑、红、黄德国旗色,左上方与右下方的鹿角表明斯图加特曾是狩猎胜地,而右上方与左下方的黄色条纹则象征麦穗丰收,跃动黑马寓意品牌对高性能的执念,由此勾勒出一幅精湛意深的田园风景画,展现品牌的辉煌过往,预示着电动车将不忘初心。
前脸最引人瞩目当属激凸的“四点式青蛙头灯”,官方称其为“PorscheLEDMatrixSystem”(保时捷LED矩阵系统),无灯罩设计尤为大胆,硕大的LED单元分别位于灯腔内部四角,周边点缀了带电路状纹路的精致银色饰板,未来感满溢。LED矩阵还可单独点亮/关闭,防止对向驾驶员眩目。
新车长/宽/高://mm,介于与Panamera之间,向特斯拉ModelS看齐。特有的“保时捷飞线”、快速收窄的尾部腰线、有力的后肩设计以及隐藏式门把手都不仅仅为了好看,更是出于对空气动力学的考量,协同后造就了Taycan跃升为保时捷家族风阻系数最低车型——0.22Cd。
外观设计绝对是车企“炫技”的舞台,Taycan前脸下方的冷却空气襟翼以及后扰流板非但好看,还可根据驾驶模式和车速进行主动动态启闭,在日常行驶状态下能有效降低风阻,在激烈驾驶或高速巡航时,提供操控辅助,仪式感满满。
此前被认为量产可能性极低的MissionE轮毂脱如今竟成为TurboS的标配组件,不用选装的好事,连獐子岛的扇贝听了都想鼓掌。TaycanTurbo标配20英寸轮毂,TurboS则选用更为夸张的21英寸规格,可供选装的还有碳纤维气动风刀21英寸轮毂,可更具质感的同时还能降低空气阻力,提升续航。
内饰以驾驶者为中心,以致敬“前辈”为轴心
敞开车门,进入舱内,保时捷Taycan内饰设计依旧沿袭了概念车MissionE,最抢眼的当属四块液晶巨屏,提供优良视觉效果的同时科技感满溢。假若选装了保时捷SportChrono组件,那其上的物理指针将成为舱内唯一的传统仪表。
正如费迪南德·保时捷的信条所说:“设计应该是实用的,这种实用不需要向消费者灌输思想,让人一看便知。”Taycan创新组合仪表的玻璃和气相沉积偏光滤镜带有防反光涂层,在视觉体验与实用性间找到韧性平衡,16.8英寸曲面仪表屏上的经典圆形仪表样式显然是在向传统致敬。
保时捷全球内饰设计总监IvovanHulten曾表示,“Taycan内饰融合了品牌经典的设计元素与全新用户体验,并以简洁优雅的形式呈现。”我想这番言论是基于实现了气流全自动数字化调节的电控空调出风口以及四区域自动恒温空调所给出的。
环保,表里如一。在Taycan上,保时捷首次提供完全不使用真皮的内饰可选,由创新回收材料制成的座椅内饰与纯电跑车的可持续理念相得益彰。
电动之路已定,运动之魂永存
去年中旬,保时捷新能源超跑HybridEVO以5分19秒刷新纽博格林北环圈速,原纪录正是由保时捷C赛车在年创下的6分11秒1。你没看错,快了将近一分钟。看来能超越保时捷的,只有保时捷自己。
你要说HybridEVO与Taycan在技术层面没关系,我是不相信的。近日,保时捷Taycan以7分42秒圈速刷新纽北最快四门电动车记录,Taycan俨然成为保时捷新能源赛道技术的试验田。
生于赛道,驰于公路
尚记得保时捷的广告词:“在一个充满多余和肤浅的时代,在一个充满轻浮与粗糙的年代,唯有保时捷是真正的必需品,无可替代。”而Taycan有望饰演在电动领域的相似角色,当梦想照进现实时,回头再看,原来保时捷的电动种子早在品牌创立之初便已种下。
售价.8万元的TaycanTurbo最大功率kW(Ps)、峰值扭矩N·m,0-km/h加速时间3.2s,0-km/h加速用时10.6s,车辆极速高达km/h。而售价.8万元的TaycanTurboS最大功率同样为kW(Ps),峰值扭矩上涨至N·m,0-km/h加速时间2.8s,0-km/h加速仅需9.8s,极速被限制在km/h。
极致性能背后,是保时捷数十年的技术沉淀。TaycanTurbo与TaycanTurboS前后桥分别搭载一台永磁同步电机,从而实现电智能四驱,电机、变速器和脉冲控制逆变器共同组成紧凑的驱动模块。电机内定子电磁线圈的发夹式绕组能将更多铜线集成至定子当中,提高单位体积中的功率与扭矩输出。
要快人一步,怎少得保时捷独步天下的弹射模式,激活“超增压起步控制”功能,在起步时便能将综合功率激发至kW(Ps),伴随着令人窒息的持续推背感,早早到来的恒扭区让一众燃油超跑只能出现在Taycan的后视镜里。
谁说纯电不配“TurboS”头衔?
千万别误以为Taycan只是台“一次性”的加速机器,其稳定性、持久度超乎你所想。譬如不限次数的弹射起步,还有电机内的发夹定子高效的冷却设计,它是Taycan在连续急加速时确保热管理系统可靠性的强大后盾。
空谈无益,举例说明。Taycan在纽北刷圈前,还先后挑战了“连续26次完成0-km/h加速测试”、“24小时不间断耐力测试”,其中Taycan在26次加速中平均时间不到10s,最快成绩与最慢成绩之间只相差0.8s;在耐久度测试环节中,Taycan在24小时内行驶km,可靠性、耐用度毋庸置疑。当然,这也与车身空气动力学所带来的强大冷却效果不无关系。
远不止此,不得不提的还有Taycan后桥上的两速变速器,一挡负责为车辆起步时提供强劲的加速度,齿比较小的二挡则用于确保高效的动力输出以及能量储备,对改善车辆在高速状态下的动力衔接同样大有裨益。
从动力性能与效费比角度而言,相比起动辄三、四百万元的传统燃油超跑,Taycan的性价比无疑是极高的,即便选配完车价也“仅仅”不到两百万元。但细想下来,性价比一词用在保时捷高性能车身上,又显得有些耐人寻味。
来到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