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关于闯红灯的说法流行开来,有的说闯红灯拍照是前后轮同时压过停止线前边的地磁感应才可以触发拍照功能,有的说红灯亮后三秒钟电子眼才开始启动;今天小编就辟谣一下那些网上流传不实的谣言,看一看闯红灯拍照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理错误
地磁感应线圈技术早就被淘汰了
网传视频截图
根据网传视频显示,拍闯红灯交通违法行为,靠的是马路上各条行车道下埋设的地磁感应线圈,该线圈连接电子抓拍设备摄像头。
对此,南京交管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磁感应线圈技术应用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早就被淘汰了,目前启用的是视频分析技术。
所谓视频分析技术,就是使用计算机图像视觉分析技术,通过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分离,进而分析并追踪在摄像机场景内的目标。这个技术不再需要地磁感应线作辅助,一般安装在距离路口十几米处,由摄像机等多部分构成,可以对所有经过路口的车辆实现高清视频录像。
换句话说,闯红灯车辆经过路口时,摄像头可以直接拍摄下车辆违章现场的画面以及照片,并存入后台服务器。
交警辟谣
谣言一
红灯亮后三秒钟电子眼才开始启动
有人说,闯红灯电子监控抓拍是从红灯亮后3秒才开始的。
网传视频截图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压根没有这种可能,从红灯亮开始,电子监控就立即进入到拍摄状态。
谣言二
越过路口对面的停止线才算闯红灯
越过路口对面的停止线才算闯红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网传视频截图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电子眼拍下的照片显示你的车辆越过停止线,就视为违反信号灯,不管你把车停在路口中间,还是继续往前开直至越过路口对面的停止线。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你越线后立刻停下来,一样会面临处罚。
谣言三
车牌上的小圆点作用是电子眼对焦
网上有人说,车牌上的数字和字母之间有个小圆点,只要将小圆点遮住或者铲掉,就能躲过摄像头的抓拍和识别。这是由于车牌上纽扣大小的圆点由氧化钛、稀土金属等组成,它是良好的红外发射体,主要是为摄像头对焦而设计的。如果没有这个小圆点,摄像头就没有了目标。
网传视频截图
对此,交管部门表示,车牌上的小圆点只是个间隔符,用于区分字母代号和后面的序号,同时起到防伪作用,遮蔽、铲掉小圆点,对逃避处罚起不到任何作用。
谣言四
绿灯将要亮时,提前两秒关闭系统
绿灯要亮时,电子监控会提前两秒关闭?
对于这种说法,交管部门表示,如果驾驶人真的相信了这一点,并提前闯红灯冲过路口,那就只能等着收罚单了。
谣言五
如果一周还查不到,违章就不存在
有网友说,上网查,一周后如无通知,就是信息未被处理。
交管部门表示,按照相关法规规定,交通违法行为要在十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录入系统,再在三个工作日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