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现在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是性能?是拍照?是网络?就现在而言,最影响手机使用者体验的是电池,电池的发展远远跟不上手机的需求,最开始使用手机的时候两三天一充电是常事,而现在呢?一天不充电手机就很难用下去,上游供应商也在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受限于基础材料科学,电池容量质的提升还需要一段时间。
手机厂商开始曲线救国,最开始的18W快充,然后24W快充,又到60W、W,现在小米手机首发了W有线充电,W无线充电,有人会问,这是如何实现的,这么快的充电速度对电池有影响吗?是否安全吗?今天一篇文章解决你所有问题。
如何实现W有线、W无线超级快充?
首先我们要明白手机充电无非是两个问题,其一是手机电池,能否接受如此大的电流,目前比较通用的是正极材料单晶化,单晶三元正极材料有非常出色的倍率性能,在大倍率充放电的时候材料本身形变较少,因此循环性能也会有提升,这次电池负极采用了石墨烯材料增加负极导电性,使得电池可以10C充电。
10C的倍率性能已经不小了,但是一块电芯只能用W左右的功率充电,如果想要电池充的更快就要上双电芯,小米W超级快充使用的就是双电芯10C石墨烯电池。
现在电池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电量平稳快速的输入?电荷泵,电荷泵可以高效的将电荷转化,在损耗极小的情况下将电流电压转换为适用范围,在W的高功率下,即使是1%的能量损耗,发热功率就有2W,一个电荷泵如此的发热量肯定吃不消,因此小米魔改成了三颗,这样下来每颗电荷泵的发热量就会降低不少。
有线充电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无线充电的问题,无线充电最难点在于手机无线充电线圈与芯片,无线充电器可以设计的大一点,扇热好一点,而手机端只能被动扇热,因此小米定制了一款30V无线充电芯片,优化充电效率,减小元器件体积,实现了W无线充电。
百瓦级别的快充安全吗?
三星Note7的事件大家都印象深刻,很多人心里都留下阴影了,现在这么高功率的充电安全吗?
这时候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电池检测方面的一些知识了,电池在出厂前会经过一系列检测,倍率性能检测是指在大电流充电下电池的容量以及循环性能,高温检测是指在25℃、45℃、65℃下检测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热稳定性,这些一系列的检测会全方位反应电池的好坏,如果电池没有经过这些检测就不会出厂,而且针对于高倍率电池,电池厂商做了很多努力,提升材料品质,减少电池内阻,控制生产环境,避免电池短路,调节电解液配方,为高功率电池做适配,这些你不了解的工作都在为电池的安全保驾护航。
因此大家不必担心充电安全问题,现在中国的电池产业已经非常规范化,三星Note7时间在国内也不会再次发生了。
小米有真技术吗?
小米这次可不是采用的供应链技术,而是自己研发加定制元器件的模式,自己研发出一套可行性方案,再与上游供应商一同设计元器件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如果是供应链技术其他厂家也会争先曝光,可是现在其他厂家一点风声都没有。
在电池技术变革之前,提高充电功率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大家还是担心宿舍会不会跳闸的问题吧。